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职业院校并不珍惜自己的“职业”羽毛,甚至还有自卑、“自鄙”心态。比如,有的院校是办职业教育出身、从职业教育起步,但稍具规模、“够”着升本的门槛后,便迅速褪去“职业”外衣、丢弃“职业”二字,让新校名看起来“与众不同”。
也许有人会说,名称只是一个符号,并不能代表什么。其实不然,校名中有无“职业”,传递出的恰恰是办学者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原来“喜欢”,那是不得已;现在“捞”着机会,正好与过往撇清。
这样做的结果是,有的职业院校通过10余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已经积攒了一定的影响力,有的职业院校已经成为区域名校,有希望“出市”“出省”,甚至成为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品牌,但因为轻率地丢弃了“职业”,或者从此不再刻意表明自己的“职业”身份,结果失去做大做强的良机,甚为可惜。
事实上,除少数公办职业院校外,民办职业院校大多为企业办学,即便改了名、外人再也看不到“职业”二字,即便办学者从此绝口不再提“职业”二字,但其基因中流淌的职业教育“血脉”,是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始终如一、大大方方地打职业教育牌、扛职业教育旗?
选择从事职业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也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时代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通过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悉心培养,学生获得从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丰富知识、高超技能,走上社会之后能够反哺社会、能够成为大国工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善莫大焉。
因此,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从内心里认可“职业”是竞争力,要精心爱护自己的“职业”身份、百倍珍惜自己的“职业”羽毛、果断捡起被自己丢弃的“职业”标签,从思想深处坚决摒弃自卑、“自鄙”心态,借助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和政策利好的东风,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通过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坚定办学方向、夯实办学质量,下大力气,花大心思,培养贴近产业需求、产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假以时日,一定会有牢牢地贴着“职业”教育标签的院校,成为令“职业”内外的人都尊敬、都竖大拇指的学校。
(作者许锋系广东省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