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沈永福
2022年11月28日08:34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两个结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规律。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运用其科学真理解决各国具体的实际问题。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赋予其人们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充分借鉴了《礼记·礼运》中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两个结合”的新论断,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特征和强大力量,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
“两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两个结合”表述写入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全新的视野对“两个结合”进行了科学阐释,充分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直面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两个结合”,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继承前人又开拓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飞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坚持“两个结合”,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实践探索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两个结合”的政治保证。要高举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更是“两个结合”的根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增进理论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凝聚磅礴之力。要扎根鲜活实践,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着眼世界发展形势,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最后,要赓续文化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建构和创新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体系、价值体系和传播体系,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